语凝
「肩负了一只白背包 踏着快捷的脚步
不知道什么是天涯 不知道什么叫离愁
遥远的路途无穷尽 披星戴月向前程
唱起了旧时的山歌 想起了故乡的家园
浮云一样的游子 行囊装满了乡愁
虽然努力往前走 乡愁一样入梦中」
笔者的大学时代正是台湾校园民歌到处风靡之时,还曾与同学组团参加比赛,其中一参赛曲正是这首《浮云游子》。当日台上唱得欢快,领奖时更是兴奋,的确是「不知道什么是天涯、不知道什么叫离愁」,更不知道像自己这样没冒险精神的人会两度移民,第一次从台湾到香港,第二次再从香港移居英国。
移民如浮云,这是潇洒、浪漫的说法。实际上移民更像被移植的花木,能不能继续活得欣欣向荣,很大成分取决于根能否伸入新土地,吸收养料水分。稍有园艺知识的人皆知,移植花木前先要把肥土铺下,移植后一段相当长的日子,必须天天浇水让根部保持湿润,因知花木适应新土需要时日,根要长下去也不易。人比花木复杂千万倍,移民要面对的是生理、心理、经济、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试,身置其中,才知点滴在心头。
说起移民的艰辛,不得不提起美国联邦在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特定族群的排外法案,直到今天仍会隐隐刺痛华人移民的内心。法案早已废止,美国参、众两院且在2011年通过一项道歉案,就《排华法案》向全体在美华人致歉。
1882年法案的一大政治动机是歧视,但针对当时在美国受歧视并非最严重的华人族群,其原因更值得深究。根据近几年学者的研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中华文化里面华人对叶落归根的坚持。美国只是赚钱的地方,不是家;再加上华人不休假、不娱乐、不消费、勤奋、机智,是最有竞争力的劳工。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这是一群充满竞争力又不愿意融入主流文化的族群,若任由发展,长期下去必造成社会的矛盾,妨害国家的繁荣稳定,于是法案出炉。此法案所映射出的其实是中西文化彼此的抗拒和误解。
往事已矣,但对今天身在海外的华人移民,仍值得深思。「身在胡邦,心在汉」,此说常被用来讨论华人移民的文化与身分认同。数十年前,「胡」、「汉」之间的鸿沟似乎难以跨越,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与身分认同更凸显出的是适应的问题:如何在新土地上适应下来,并生存、生活下去?答案可写成一大册子,但最基本的答案是面对现实与决心,这二者缺一不可。
移民或为家庭,或为经济,或为使命,事前肯定都用心评估过:移,有移的好;不移,有不移的好。既决定离乡,也当决心在新居地的生活和文化上尽量地融入,但这绝非易事;毫无偏见和歧视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英国人移居中国,也要面对同样的「不可能」,这或许是上帝的另一种「公平”,也是现实。我们不是屈服于现实,或者要在现实中看清方向走下去。既偏置扶着犁往后看,念念不忘原居地各种好,也不应耿耿于怀新居地的众多不顺遂。在困顿时思量当时移居的初衷,决心把自己化作新土地一分子,感恩新居地的好,也坦然接受各样缺失。
圣经中有很多移民的故事,约瑟,但以理,路得,以斯帖,皆是成功移民的先例,他们都遭遇歧视,身陷困境,深感文化上的隔阂,更有信仰上的差异。但他们没有在陌生的环境自怜自艾或怨天尤人,而是全然仰望信靠上帝,努力且有决心要走出一条路。至于他们是否完全融入当地的文化?或许没有, 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新居地的一分子,并在其中贡献自己的天赋与才干。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异族,异教中荣耀了上帝。
基督徒无论在何处,都当以这些圣徒为榜样,基督徒移民更应该效法他们在跨民,跨族,跨文化中的生活态度,信靠神的传播,心中时时有从基督来的平安和喜乐作为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