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佳雯
简介: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涂涂画画,这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如果艺术教育只是追求“画得像 = 画得好”,那么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再敢随心所欲地表达了,因为他怕自己画得不够好。其实,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当家长放下成人的眼光,学习站在孩子的视角,才会真正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VS工匠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带孩子们看了关于达芬奇的视频,然后我问孩子们:“艺术家和工匠有什么区别?你想成为工匠还是艺术家呢?”孩子们马上回答说:“我要做艺术家,因为工匠只会模仿,而艺术家是创造。”达芬奇是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和全才,他是音乐家、作家、数学家、工程师、建筑师、植物学家、解剖学家…… 以及艺术家。达芬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跨学科的天才,艺术不过是他认识世界和表达观点的其中一种方式,他的一生不断在创新和突破。
不难发现,大多数艺术家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极度好奇、善于思考、不害怕失败……他们的灵感可以来自任何人事物,比如,喜欢做梦的达利,一生追光的莫奈,热爱生活的雷诺阿……艺术家们在一生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
台湾美学大师蒋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常常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着一朵花认真地独自发呆。这时,会突然传来孩子家长的声音:‘你在那边发呆干嘛啊!’然后顺手就把孩子带走了。也许那个家长不知道,就在那一瞬间他抹去了他的孩子当时对美的感觉。”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渴望认识眼前这个新奇的世界。我们会调动所有的感官来认识它,包括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甚至所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实,艺术家就是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这个世界,然后把他眼中的世界画出来给你看。当我们会欣赏自然之美,就会欣赏艺术之美。艺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受并发现不同的美;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性格;同时,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开启无穷的创造力,表达感受和想法,释放内心的压力……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以色列艺术家雅科夫·阿加姆 (Yaacov Agam,1928~)是动态艺术先驱之一,他不仅是一位知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教育荣誉勋章。今年我带孩子们去看了他在上海的色彩装置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他在视频中说的这段话:
“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都是伟大的创造家。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应该创造并给予孩子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去观察。
达芬奇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对他说:
‘睁大你的双睛,仔细看,你就会明白大自然的秘密。’
每个孩子都能睁大双眼,发展他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每一个人都是创造家,身体里藏着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等你们去发现,等你们带来惊喜。”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所以,儿童艺术教育应该是:美好的、天真的、自由的、大胆的、有趣的、快乐的、放松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统和非传统的艺术材料、绘画工具、艺术风格、上课方式……没有预设、没有标准、没有套路,只为让孩子爱上艺术,在艺术中找到自己,并发掘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了不起的雕塑家, 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雕刻家的工作仅仅是去掉石头多余的部分,把真正的形象引出来。”在他的眼中任何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他可以从一块石头最原始粗糙的样子,看出蕴藏在其中的形态和美感。
这和儿童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能否也像米开朗基罗一样有这般的洞察力可以从每一个孩子身上看到他们的特质,并将他们身体里所蕴藏的所有潜能引导出来,而不是按着我们自己的想法去雕刻呢?
所以,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孩子如何像成人一样画画,而是让孩子教我们什么是艺术。毕加索说他一生追求的就是“像孩子一样画画”,那样地无拘无束、大胆想象、纯粹天真、无所畏惧。说白了,我们不用刻意地、急功近利地教孩子你应该怎样、你不能怎样,而是让孩子自由地、快乐地表达他的感受和想法。因为,艺术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
(作者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目前在国内从事艺术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