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更美的家乡

林羚

圣诞节前夕,我在家里忙忙碌碌地准备食物、布置房间、整理床铺,翘首期盼着读大学的女儿放假回来团聚。

女儿离家才短短几个月, 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好多。进门之后,她一边从行李箱往外拿买给我们的礼物,一边发表她的回家感言:“学校的宿舍真的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家里的床还是最舒服的。食堂的东西没几天就吃腻了,在家里想吃什么就可以做来吃,这实在是太大的享受。真不好意思,以前住在家里都体会不到这些!不过,我还是很舍不得学校里的同学们,很怀念在宿舍里那些热闹有趣的时光。我真的是很感谢神带我去这所学校, 认识了很好的基督徒朋友,又找到很好的教会。我们一群朋友几乎是天天都泡在一起,当然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图书馆一起读书做功课。还有一个刚刚从中国来的女孩子经常跟我们去教会,她可是很认真地了解我们的信仰,很愿意信耶稣的呢。妈妈,她让我想起你年青的时候。你不是说,你也是在刚刚出国留学的时候就有基督徒同学给你传福音的吗?“

女儿的一番话,勾起了我对过往岁月许多的回忆。

我的童年是在外祖父身边度过的。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家里没有电视、电话和电脑,学校里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我的外祖父有七个儿女,我妈妈排行在中间。小时候的记忆是好几个舅舅和阿姨都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工作,只有一个小舅舅去附近的农村上山下乡,经常会回来住一段时间,所以平时家里除了外祖父和我以外就没有别的人了。但在春节期间,我的父母以及所有的舅舅阿姨们都会携带一家大小回来探亲。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家里就会有将近三十个大人孩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要给这么多人准备年夜饭的话,在春节前一个月就得开始采购食物了。小舅舅通常会从乡下买来活的鸡和鱼,之后的好几个礼拜,我们会在大清早就被养在竹笼里面的公鸡吵醒,而在大水缸里面又会看见几条鱼在游泳。除此之外,新鲜的鸡蛋、水果蔬菜还有各样的年货也慢慢地出现在家里不同的角落。春节前一个礼拜,爸爸妈妈会提早回来清理房子。爸爸会带我去逛花市,买桃花枝回家插在花瓶里;妈妈则把所有的床单被子都准备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们缝制新衣服。

印象最深的一个传统,是我们全家人在年二十八那天一起包粽子。早上起来,先淘绿豆、洗竹叶;然后给妈妈打下手,帮忙用竹叶把糯米、绿豆、五花肉、板栗和香菇都包在一起,用水草捆好。通常要等傍晚时分才能全部完工,再把所有的粽子放到屋外架在柴火上的大石缸,用滚水煮通宵。这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我们一起在大石缸旁边守夜,轮流把四处收集来的木头和树枝扔到火里。粽子煮熟的时候,我们都争着以先尝为快。

中学以后,我回到父母的身边,不久又去了另外一个城市读大学。家乡渐渐地留不住青春的心,我回家探亲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少。年青无知的我以为高龄的外祖父总是会在那里等待我回家。在他生病住院的那一年春节,我忙着准备申请出国留学, 居然决定不回家过年,就这样我错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和外祖父吃年夜饭的机会。等到五月初我再次回家的时候,却是在丧礼中与最亲爱的人永别。

流年似水,我到国外读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孩子们生长的地方变成了我们所认同的第二故乡,但我心底里依然深藏着一份对家乡的向往。多少次, 梦里依稀看见儿时的伙伴、敬爱的良师、纯朴的邻居;还有如同兄长的小舅舅,从乡下带来新鲜诱人的美食。随着家人陆续移居海外,我知道我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就是童年的家其实是再也回不去的了,因为那里已经不再有熟悉的亲人等着我回去。

亲爱的朋友,无论我们是处在要远走高飞的年华,还是到了想落叶归根的季节,其实人生在世只不过是客旅和寄居而已。我们所在的这世界和世上一切都要过去,唯有神是我们永恒的归属。我们要向往一个更美的家乡,在那里,有新天新地。“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住,要作他们的神。祂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因为先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二十一3-4)。

盼望我们在生命旅程的终点,都会抵达神为我们所预备那更美的家乡,盼望我们所爱的亲人们也都会到达那里,与我们一同再相聚。

保持联系

欢迎订阅《活水》电子报
接收最新文章和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