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佳雯
我常常在想:艺术所带给我们的感动究竟是什么?是画布上的绚烂色彩吗?是高超的绘画技巧吗?还是独特的艺术风格呢?但其实最打动我的,是那些用自己的生命在画画的艺术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就是这些艺术家其中的一位,他热爱生命到一个程度,会让观者为之心痛,因为他是那么炙热地想要去拥抱生命,拼尽全力地要在绝望中留住一丝希望。
虽然梵高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的梦想竟是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牧师。他希望一生为信仰而活,帮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上帝。可是,他几次想要申请神学院,却屡屡落榜。虽然那一段时期遭遇挫折,但他仍然对信仰极其狂热,利用空余时间翻译过圣经,也做过牧师助理。
后来,他得到去比利时的一处矿工区做牧师的机会,感觉终于可以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了。但当他每天亲眼看到那些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为生计而冒险拼命的时候,他的内心因这种巨大的反差受到强烈的冲击。他觉得信仰不应该只是每周日站在讲台上说道理,而是应该把上帝的爱实践在现实的生活中。于是他脱下牧师服去和矿工们一起工作,每天从头到脚都布满煤灰。同时,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比他更有需要的人,甚至连本来住的屋子也让给了流浪汉,而他自己则搬到平民窟里居住。结果他后来被教会开除,理由是他太不像一个牧师,和一名普通的矿工没有一点分别。
周围的人不理解他,许多人会嘲笑和讥讽他,认为他是一个没用、邋遢、奇怪的人。之后的日子里,他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痛苦里,也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连牧师也做不好,甚至觉得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去到巴黎投靠身为艺术经纪人的弟弟。二十七岁的梵高自此开始接触绘画,并且完全沉浸到迷人的艺术世界里面。
梵高在早期曾经模仿过另一位印象派画家秀拉的点描画法,就是用点的形式做为笔触来绘画。梵高原本只会用暗色调,是秀拉笔下的光启发了他,让他的画中出现了明亮的光彩。但是,与秀拉安静的笔触有所不同,梵高画的点是跳跃的、有生命力的。同样的元素在两位画家的笔下却带出完全不同的诠释,就好像是不同的歌手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去演绎同一首歌曲,表达出每一个人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众所周知,梵高一直被精神疾病所影响。在他那个年代,人们对精神病理学的认识所知甚少,许多人都不能接受情绪极为起伏波动的梵高,认为他是一个危险的怪人,所以他只能孤独地去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由于躁郁症的影响,他的情绪时而高昂激动,时而低落抑郁,这一秒在攀登山巅,下一秒就又沉到海底。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也是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他多次试图自杀,并常常出入精神病院被强迫接受治疗。
然而,只要梵高开始拿起画笔,所有的躁郁都会逐渐停止下来。就是在这期间,他创作出了最负盛名的《向日葵》系列。他曾说自己就像向日葵,即使生活充满艰难,也依然满怀着对生命最热烈的渴望。在住院期间,他每天透过房间里的一扇小窗户,看着窗外的云、星空、太阳……谁能想到那一扇小小的窗变成他的画框,带给他无数的灵感。也正是在他人生看似最没有希望的时候,梵高画下了令人惊叹的《星夜》,他的心里仍然怀着梦想和美好。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梵高创作出了这些给人带来希望的艺术杰作,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梵高鲜为人知的一幅作品,这是他为了致敬写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播种者》所做的同名绘画,同样的题材却画出截然不同的画风。他没有用学院派的细腻笔触,而是用颜料堆叠出灿烂的太阳和枯干的树。画面中这棵被砍伐后的树,一边是被砍掉的痛苦和绝望,另一边是正在发芽的欣喜和希望。同时,画中的人正满怀希望地把一大堆的种子撒在地里,寓意着在春天播下希望之种,并期待着它们一点点地发芽、生长、结果。
梵高曾经说过:「即使我不断地遭受挫折,也不灰心;即使我身心疲惫,哪怕是处于崩溃的边缘,也要正视人生。人生是一趟巡礼的旅程,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苦难。然而,我们在这人生的大海里,藉着神的使者、爱的天使获得慰藉。但可别忘记,神透过人生那些平凡的事物,教你更高深的事物。生命只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收获是不在这里的。」
梵高自己的生命历程也正是不断地在绝望和希望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他一次次跌落在黑暗的深渊里,却又一次次在最深的失败里,用最大的热情重新寻找曙光。他的画常常让人感觉生命中其实没有真正的绝望,即使生命不断经历打击和失败,却依旧有新的希望在萌芽。让我感动的不是作为艺术家的梵高,而是作为希望的播种者的梵高,这个用尽所有力量在燃烧希望的生命,才是最让我震撼和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