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佳雯
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不仅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也是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欢迎的画家。他用写实的绘画风格记录了平凡的乡间生活中最打动人心的瞬间,他的经典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晚祷》等。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中写到:「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米勒出生于法国西北边的一个小村庄,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所以米勒从小就会帮忙农活。由于父母常常忙于耕作,米勒和祖母的关系最亲近,这位虔诚的基督徒祖母对米勒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她曾对米勒说:「你要牢记,虽然你是画家,但你更是基督徒。不要牺牲信仰,做出令人羞耻的事。」
米勒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他在23岁时拿到奖学金,独自一人去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但在繁华现代的巴黎,他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画室里的同学都嘲笑他是「土气的山里人」,甚至连老师也瞧不起他,还时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让来自乡下的米勒难以融入新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有在卢浮宫里临摹大师的画,才是艺术的天堂。
年轻时的米勒一直挣扎于他未来人生方向的选择:究竟是留在巴黎,还是回到农村。我们可以从米勒的两段婚姻来看他所做的选择。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来自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的女性,父母经营着一家服装店,有着殷实的家庭条件。从米勒为她所创作的肖像画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穿着优雅、娇弱纤瘦的女性,她穿着入时、喝着下午茶、住在现代的公寓,刚到巴黎的米勒被她身上的那种美丽知性的都会女性形象所深深吸引。或许米勒选择和她在一起是希望可以真正融入巴黎人的生活,从而淡化自己原本的乡土气息。
可是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三年,他的妻子就因肺结核去世了。那段时间,丧偶的打击和生活的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甚至米勒为了迎合贵族的需求,还画过一段时间的裸女画来赚取生计。直到有一天,米勒在无意间听到人们对他的评价:「这就是那个除了画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句他彻底击碎了他的心,他回到家难过得痛哭。这时,米勒想起了祖母对他说的话,从此他下定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之后,米勒常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来到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这时米勒已经年过30,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里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啊,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再一次呼吸到了土地的芳香,听到了森林的喧嚷,这里似乎唤醒了米勒心中对土地的热爱和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离开热闹的巴黎,来到这个虽然穷困闭塞,却安静美丽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如今的米勒被那不同于城市女性的质朴无华所吸引,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妇女,她穿着简朴、不施粉黛,生活勤俭,性格保守而含蓄。我们从米勒的两任妻子身上,似乎可以窥见他自己的某些影子,也许年少时的他渴望融入大城市,并且在那里找到立足之地;而中年时的他反而再一次回到了他原本想要逃避的乡村,在土地里重新寻回自己曾遗失的身份。
米勒是一个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的人,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所以,他称自己为「农民画家米勒」。米勒和第二任妻子一直住在巴比松,并且养育了九个孩子。虽然生活贫乏而简朴,过着早起晚归的农村生活。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的内心是极其丰盈而满足的。
米勒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变成「巴黎人」,但他在经历过矛盾、迷茫、挣扎和许多的不确定,甚至为了别人的喜好而失去自己的原则之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直到他决定重新回到他所深爱的土地,才找回了真实的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经历,才使他的画面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染力,能如此地打动人心。画家蒋勋曾经说过米勒的画常常这样提醒他:「我住在城市里,我今天怎么样从城市的价值观重新再认识我的童年,那段关于乡村和泥土的经历。所谓的『土气』不再是我害怕的东西,不再是我想要赶快丢掉的东西。相反地,这或许是我需要重新找回的部分。」